• <samp id="nutxr"></samp>

      1. 現在還賣山寨家電就是自尋死路
        來源:    發布時間: 2015-08-26 11:55   2900 次瀏覽   大小:  16px  14px  12px

        年年都說山寨假冒家電的投機空間越來越小了。但很多家電經銷商還是在不斷尋找一些山寨和假冒知名家電品牌來經營,試圖在其中投機一把,賺取第一桶金。不過,在當前的家電寒流市場之下,這種投機行為就是自投羅網、自尋死路。

        李逵與李鬼傻傻分不清楚,一直是中國家電市場的詬病。

        直到現在,一些假冒和山寨家電產品還光明正大地借助各類家電展、貿易會尋找商家。山寨的家電品牌層出不窮,有些品牌直接把著名的家電廠商LOGO改一下變成“如假似真”的知名家電。

        同樣不少企業,則直接在著名品牌前面加上地域變成新的品牌,如上海西門子電器、廣東三洋電器、美國史密斯電器等。在中國家電市場上,就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各種山寨和假冒產品層出不窮。

        山寨家電產品最泛濫的地方是三四級農村市場,生活在三四級縣城、鄉鎮的消費者對大品牌的LOGO認知度低,只是從廣告上聽說過這些品牌,這就讓山寨產品鉆了漏子。

        賣山寨家電,就是埋下一顆顆地雷

        隨著消費者法律意識的越來越濃厚,維權意識的越來越清晰,對于眾多如今還公開銷售假冒和山寨家電產品的經銷商來說,賣出去一臺山寨家電,就給自己“埋下一顆顆地雷”。

        眾所周知,家電產品的外觀研發和設計要求較高,且開模及模具成本均較高,所以善于山寨廠家要想以低價格贏得消費者就必須降低成本,模仿大品牌的設計、打品牌知名度的擦邊球成為它們必選不得不走的路。

        但這種模式雖然讓個別山寨企業取得了短期的利潤。但從長遠來看,山寨橫行將把中國家電業推向毀滅的邊緣,甚至讓眾多銷售山寨的家電經銷商們背負起一個個“地雷”。

        因為山寨產品雖然外觀酷似高檔家電,但質量卻無法保證。作為家電產品,用電安全最為重要,很多消費者購買的山寨產品沒用多久就燒壞了。因為山寨廠商沒有專業售后服務,用戶在不清楚自己購買的是山寨貨之前會直接投訴被山寨的大品牌,從而導致大品牌的形象受損,用戶的信任度降低。

        那些篡改大品牌山寨品牌生產出的產品雖然外觀和大品牌的很相像,價格卻低很多,很容易吸引消費者的關注,而大品牌的高品質產品往往價格較高,在三四級市場缺乏競爭力,很難打開局面,從而導致三四線城市的家電市場山寨貨橫行,競爭秩序異?;靵y。

        特別是對于當前謀求轉型升級的眾多家電經銷商來說,“不賣假貨只做正品”是參與市場競爭的最基本門檻和要求。如果連這一點都做不到,只能等著被大電商和大連鎖們洗地出門。

        中國家電,未來搞不好就會毀于山寨

        多年以來,中國制造在全球的形象就是假冒偽劣、粗制濫造,隨著一些知名家電企業在海外贏得越來越多用戶的認可,中國制造的形象才開始不斷提升。

        可以說,這些大品牌為了打開國際市場,征服挑剔的海外用戶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然而在國內市場卻又不得不面臨著山寨企業的抄襲和低價競爭,這在損害它們市場利益和品牌形象的同時,也打擊其產品和技術創新的積極性,最終將損害中國制造的整體形象。

        從另一個角度看,一些行業投機者們通過山寨的方式就可以從市場分一杯羹,那么將會有更多的企業不愿意投入資源去進行產品和技術創新,以及質量管控等,長此以往中國家電企業的創新能力將不斷下滑。甚至還培養一大批的商業投機者。

        最終整個家電行業的制造能力將越來越低,市場會出現“劣質品驅逐高端品”的惡性循環中。屆時,中國家電業將不再有未來,一步步走向毀滅。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應該要引發政府職能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和關注。

        當前山寨市場長期存在并不能全怪責于廠商,因為三四級經銷商和淘寶小商家愿意采購這些低質低價產品,都是這一現象長期存在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想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轉型,建立良好的家電市場競爭秩序,除了需要政府出面干預,建議一整套規范的、統一的檢測標準,使得每款產品都有嚴格的檢測指標外。

        最終還需要經銷商、個體商家能夠堅持“只銷售高品質”好產品的理念,把好山寨產品流向消費者手中的最后一關。